教材特色与创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03浏览次数:87


(一)教材特色

(1)聚焦航道工程实践,突出匠心培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紧缺型航道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立足航道工程实践和建设经验,在教材内容中融入都江堰工程、长江黄金水道疏浚等案例,突出工匠精神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

(2)聚焦航道核心技能,融入四新内容。依托智慧港口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度产教融合,组建了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组成的教材混编团队,深入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一线充分调研,主编牵头研制了教育部高职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分析水运工程施工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及典型工作任务,教材充分反映智慧航道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突出职教特色。

(3)聚焦航道案例分析,服务学生成长。加深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度,在重点章节内容上,选取了综合型、应用型的典型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工程量计算、施工方法、方案设计、施工工艺等内容,将知识点、技能点融汇于典型案例之中,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创新

(1)采取模块化分层设计,科学安排航道施工内容。在编写教材时紧密联系行业产业发展,采用“模块化分层,逻辑化衔接”的结构设计,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合理安排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并注重与航道施工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教材内容的革新带动了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填补了高职教育“航道工程”课程教材的空白,完善了高职港口航道工程专业的教材体系。

(2)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范编写教材内容。深化产教融合,教材内容贯彻主编牵头研制的教育部高职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对接水运工程施工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更新对接技术进步,突出职教特色,践行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培训、能力提升的理念,服务交通强国。教材编写采用“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实施主编、主审、技术专家“三审三校”,教材编写规范。

(3)打造动态教学情境,实施虚实融合式学习。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航道工程”在线开放课程全面结合,为课题中的静态图片、施工组织、工艺流程等开发了动态演示动画和视频,并通过搭建港航虚拟仿真平台实现了工程实施过程的动态模拟,使得教材展示更加动态化、情境化和生动化,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机结合,突出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