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设计思路与内容编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02浏览次数:122


(1)“模块化分层,逻辑化衔接”设计教材结构

教材运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以“理论+实践+前沿”内容提升专业深度,依据航道工程的工作内容,将全书分为河流与航道、航道整治工程、航道疏浚工程、运河工程、船闸、航道维护与管理和航标。

教材采用“前置引导—主体内容—延伸拓展”的三级模块结构,兼顾知识系统性与学习便捷性。

前置引导模块包括“前言”、“本教材配套资源索引”两部分。其中“前言”简述教材定位、适用对象及编写特色;“本教材配套资源索引”以“资源列表+资源二维码”多维度呈现。

体内容模块基于航道工程实施过程的逻辑分课题,每个课题设“导言—知识点—课题—小结—练习与思考”五环节;其中课题,以“课题引入—课题分析—相关知识”为线索展开,穿插“关键术语”、“规范要点”。

延伸拓展模块,在“参考文献”中标注经典教材。

(2)“聚焦核心素养,融合前沿与实践”编排教材内容

教材紧紧结合由于全国水运大发展而导致技术技能型港航人才缺口很大这一背景,立足于高职办学特色以及港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开设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行业、企业、毕业生进行充分调研,获得了水运工程施工工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核心技能,结合交通运输部最新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本着”聚焦核心素养,融合前沿与实践”的原则编排教材内容。

夯实职业能力。以水运工程施工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产教融合,培养“明原理、懂技术、能应用、会检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例如疏浚工程部分,先了解疏浚相关基础知识,弄懂各类挖泥船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在清礁工程、吹填工程等各类疏浚工程案例中选取典型施工项目,解决施工技术具体应用,并完成质量检验。

融入职业素养。嵌入专创融合的创新思维、打造人工智能与航道工程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挖掘润物无声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航道课程思政元素,培养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职业素养。

融合前沿技术:将环保疏浚、智慧船闸等航道工程最新标准、前沿技术及典型工程案例纳入教材。

(3)“视觉分层、元素互动”进行版式设计

视觉分层。各级标题与正文用不同的字体和大小,适度的图表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点,易于高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排版严谨规范。

元素互动。“配套资源索引”中配套课程视频、动画、课件、试题库等资源,每模块设“练习与思考”。用“可视化+互动化”版式增强阅读体验,最终实现“易教、易学、易用”的目标。